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與食物安全保障是人類社會持續發展的最基本支撐點。確保食物安全, 已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挑戰。水安全是食物安全的基礎,水資源短缺將直接導致食物生產的波動。
具體到中國,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缺水的國家,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28405億m³,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資源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且水資源與其他社會資源的空間分布不匹配。
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國在農業用水總量不顯著增加的條件下,灌溉面積由7億畝增加到10億畝以上,在占全國耕地50%的灌溉地上生產了全國75%的糧食和90%以上的經濟作物。通過節水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單位面積灌溉用水量大幅度降低,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3~0.4提高到現在的0.53。另一方面,單方灌溉水生產糧食量自20世紀80年代以后迅速增加,90年代初達到0.8kg/m³,90年代末達到1.1kg/m³,2013年達到1.58kg/m³。因此,節水灌溉的成效是非常顯著的。但是,目前社會上對發展節水灌溉仍存在認識誤區,需要我們改正認識。主要有這幾種:
減少作物耗水才算節水
第一種認識誤區是只有減少作物耗水才算真實節水,灌溉滲漏補給地下水、上游滲漏下游農田能重復利用,資源節水很小,不必花那么多錢發展農業節水。這種觀點忽略了一個事實,就是灌溉水從低處到高處,從地下到地面是需要花費大量能源和成本的,例如甘肅的景電工程,十幾級泵站提水要花費多少能源成本?華北、西北、東北井灌區把水由地下提到田間也是需要大量能源消耗的,這樣寶貴的灌溉水不節約使用能行嗎?
越節水越缺水
第二種認識誤區是越節水越缺水,西北內陸干旱區,節水后反而地種多了,農田耗水不是減少而是增多了,根本就不該發展農業節水。2018年8月24日出版的《科學》發表了題為“灌溉效率悖論”的論文,這項研究有來自8個國家的11名自然科學家與社會科學家組成的多學科團隊參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的教授為該文領銜作者,文章指出世界各國采取提高灌溉效率的政策往往事與愿違,灌溉效率高卻未必節水,面臨著提高灌溉效率卻極少能降低耗水量的節水困境。我們的研究表明發展節水灌溉后單位面積的耗水有不顯著下降的趨勢,但由于結構調整、地膜覆蓋和水肥一體化,作物產量、品質和水的生產力與生產效益顯著提升。區域耗水增加是由于沒有貫徹適水發展理念,盲目開地導致灌溉面積無序擴大所致。我們能把盲目開墾、不適水發展的罪過算在農業節水灌溉上嗎?
灌溉渠道不應該襯砌
第三種認識誤區是灌溉渠道不應該襯砌,襯砌后引起了渠道兩旁胡楊林和沙生植物死亡,影響了生物多樣性,所以不該發展渠道防滲。對于渠道襯砌產生的這些負效應我們不能通過科學的設計克服嗎?如果渠道不襯砌,一個大型灌區一次灌完全部面積需要多少時間,能按時滿足作物供水需要嗎?作物不減產嗎?渠道不襯砌,灌溉同樣面積的作物渠道輸水時間會倍增,如果采用輪灌,灌區內完成最后一組輪灌的時間會推遲若干天,滿足不了作物要求,會減產甚至絕收。另一方面,如果不采用輪灌方式,輸水渠道斷面尺寸會倍增,工程量、投入以及占地面積會大大增加,經濟上不合理。
農業節水效益低
第四種認識誤區是農業節水效益低,灌溉水費僅0.1~0.2元/m³、每畝節約100m³水也只有10~20元,節水效益不劃算。事實上,現有農業水價大大低于水資源價值,評估農業節水綜合效益應按水資源價值估算。如據估算甘肅河西走廊黑河流域2014年水資源價值達4.96元/m³,而灌溉到斗口的水價僅0.1~0.15元/m³。農業節水綜合效益不僅是農民節水減少的水費投入,還應包括節水轉移給生態或工業使用后實現的價值,這部分隱形的效益是全民受益或水管理部門通過把水轉移給工業收入水費而獲得的利益,所以農民節水投入應該由政府(全民獲利的生態效益)或水管理部門賣水給工業獲利的部分來補償。農業節水綜合效益還應該包括節能、節地(減小輸水渠道斷面)、增產(同樣用水量保障更多耕地灌溉、即時供水保障作物不減產)、生態、水轉移給工業的效益等多方面。據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黑河生態—水文集成重大研究計劃中游農業區集成項目成果估算,在近期黑河流域1m³工程節水大約需投入1元人民幣,這比西線調水的成本低得多,因此節水相比于調水具有更明顯的經濟效益。
|